【實習心得】賣台份子之所以賣台的原因

這群開朗活潑的演員們透過Ubike、捷運及步行,以最日常的距離來觀察台北。透過他們的觀點,我見到了台北的不同面向。原來安全、整潔並不是城市都應該具有的元素,便利、便宜的大眾交通在他們眼裡是近乎社會福利的存在,更遑論捷運站中所有免費提供給大眾所使用的服務。

查看更多...

在中國人眼裡「深山大澤」的臺灣,竟然連馬偕都問:為何你們不在意眼前的青山?

距離獨立戰爭已142年,將近一個世紀半,美國才有了自己的國際面目,慢慢才能跟跟歐洲區分出不同,不然以前的美國,人家也會問:「美國,你有什麼特別的呀?」我們曾經提過,國家公園與美國的大自然,對形塑「Americanism」有了不小的幫助。這些東西不是一蹴可幾,只希望看完這篇文章,當下次有外國朋友來找你玩的時候,你除了帶他去吃小吃,可以帶他們看看你家附近最美的那座青山。

查看更多...

【賣台計劃】從月亮博士的一封信問「為什麼要來臺灣旅行」?

當我們邀請人家欣賞我們,我們就等於是被「評價」(Evaluation),欣賞一事,自有欣賞者的角度與期待。像是去印度,就期待靈性的生活(比如在高山上做Yoga),交通不方便跟飲用水會被忍耐。急著去北韓,想一窺特別的生活方式,就容忍了當地的不自由。去英國,想體會一下日不落帝國的輝煌,物價高昂跟潮濕發霉就忘了,去黃山看煙,你不會期待看到矽谷的科技感。這就是去創造期待,欣賞者依據心中的期待去分類,再去評價,於是欣賞的當下,只在意一些美好之處,而不計較某些缺點。

臺灣現在並沒有積極的去創造期待,那又會怎樣?就是來的人會在意臺灣之短,卻不見臺灣之長,當我們看到月亮博士的信,你是否感覺到此事的重要?如果有任何的想法,歡迎分享,或回覆本篇文章。

查看更多...

【玩樂革命】不只來杯驚豔的珍奶,也來口久甘回味的好茶吧! One Drop for Long Tasted Taiwan

除了從1~100,讓外地人從頭認識台灣從0~1的過程,卻是如此重要。不一定是急著讓他們知道台灣有什麼,已經做到了哪些,而是告訴他們如何學著欣賞台灣。

除了端出那些一眼即震撼的風景,獻上一杯讓人第一口印象深刻的珍珠奶茶,能不能營造出細細品嚐,如久甘回味好茶的核心價值,應該是最重要的點。第一眼的驚奇之外,marketing Taiwan 應該包含更多的認同與思考。

「夠在地,才能夠全球。」你腦中浮現出這句話。

查看更多...

【玩樂革命】法國實習生在臺灣打工渡假:那些臺灣值得珍惜的地方

去過中國的她,驚訝的不是許多亞洲的城市風貌,也不是廟宇儀式,讓她驚訝的是臺灣的面積雖不大,卻蘊藏了豐富的文化多樣性,可以用走的,幾公里就看到很不一樣的世界,哪怕這種的多樣性可能隱含著不少價值上的衝突,但她卻覺得那是臺灣該被珍惜的地方。而Justine也讓我這個臺灣人大開眼界,因為她雖然剛來臺灣,卻能夠一邊工作一邊玩樂,又能夠深入的察覺到在地的議題,而不流於「走馬看花」,誰說旅行只是愛花錢的一群過客呢?來自法國的Justine體現的是另一種旅行的方式:用工作體驗玩樂,用思考體會當地,這正是玩樂革命的精神。在接下來的三個月,Justine的玩樂革命還會繼續下去,不知道她還會看見臺灣什麼特別之處呢?

查看更多...

【玩樂革命】從馬拉松看台灣國際觀光–讓世界跑進台灣!

筆者回憶當時採訪田中馬拉松的創辦人鄭宗政的一句話:「村民的支持是田中馬拉松成功的絕對關鍵。」的確,不論是想宣揚地方、城市、還是一個國家,主辦單位一顆想成就活動的心,如何縝密地規劃活動、如何藉由活動宣傳在地觀光資源、如何與居民站在同一陣線,發酵在地的珍貴人文滋味,不才是我們接下來該嘗試的高度嗎?台灣不缺熱情的跑者,缺的是一份共同的企圖、視野和心力,畢竟台灣人最引以為傲的「人情味」,此時不宣揚,更待何時呢。

查看更多...

【玩樂革命】關於台灣那些我們忽略的小事

『台灣真的好棒,所有人都對我好友善,當計程車因為找不到旅館確切位置時,他在找路時的費用都沒有額外收我,當我在太魯閣峽谷迷路時,每個我問的人都會願意放下手邊的工作來協助我。這邊的小吃便宜又好吃,而且晚上走在馬路上我也不會需要擔心路上會有壞人,在台灣旅遊的過程中我覺得真的沒有甚麼好挑剔的。』

查看更多...

【玩樂革命】「我不是水餃!」:這一位德國人為何抗議小吃店不尊重他?

我一位在臺灣住了一陣子的德國朋友,中文流利的很,顯然是住一段時間了,但他竟然覺得臺灣的餐廳:

「哪來的人情味!根本不尊重人!」

一次飯局裡,聽到他這般責難,我先是驚訝,再是困惑,我反問他:「怎麼會?我看老闆對你都很熱情啊?還會跟你烙幾句英文。」我的直覺告訴我,一定是有什麼文化上很不同的地方,讓他感受到不舒服。

他便說道:「真是奇怪了,我每次菜單上,畫水餃,老闆只管叫我『水餃』,畫牛肉麵,老闆就喊我『牛肉麵』,但我是有名字的。」

起初我聽不太懂,於是他繼續解釋:「像我上一次在一家牛肉麵店裡,點了一碗牛肉湯餃,又點了一份牛肉拚盤,端菜的人找不到我坐在哪,老闆竟然說:『你就把拚牌端去給牛肉湯餃!』天啊,我變成牛肉湯餃了!」

查看更多...

【玩樂革命】長程旅行過後的沉澱,世界改變了你什麼?

你帶著黝黑的膚色回來了,一開始的時候對自由度的改變感到有些不適應,作息與時間不再完全自主,原本的生活軌道運作著相同的價值觀。你知道你經歷了世界的洗禮,但周遭的人並沒有。時間在大家身上各自發揮了不同的作用,看著身旁的親友們依舊專注的投入在規律的生活中,有人開始事業有成,還有一場一場的婚禮與小孩照片輪番上陣,從gap year回來後感覺真的跟大家產生了gap了。

不想回到出發前的起點,旅行時候的收穫,要怎麼產生對自我和對社會的改變,將這些能量轉換成規劃未來前進的動力,而不只是適應不良只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發,旅行過後的我們到底要怎麼回歸?

查看更多...

【玩樂革命】藏在台灣貝殼裡的珍珠,叫多元。

「你知道有位台灣首富曾說,台灣年輕人大多沒有志氣,不去闖蕩大事業卻總是想著開小店。關於這點你怎麼看?」

「我認為,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關係,如果一家小店所展售的是能表現自己創意與舒服的東西,又能與周圍社區作連結,久而久之也能成為一股龐大的城市生活創意橫切面向。而且台灣地不大,遲早要從生產外銷漸漸走到兼顧文創觀光的路,不是嗎?」

回家的路上,我想著今天聊到的話題。最近看到新聞總說,大陸的那些商業人士現在來台,都不會指名高級飯店而指名住民宿,那是因為他們覺得台灣民宿的文化多樣與深植的公民素養,才是吸引人留下的動人之處。

生來與眾不同,何必死時像個複製品?

嚴長壽先生口中台灣小而美、小而多元,但必須走的深才能成康莊大道的文化獨特性,不只正等著外國人造訪欣賞,更待我們挖掘土地的核心價值,進而才能傾力保存,不是嗎?

查看更多...